问题:

2008年9月16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在中国政府网上正式公布。2009年3月27日以“贯彻国务院指导意见精神

更新时间:2024-04-27 23:56:16

问题描述:

2008年9月16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在中国政府网上正式公布。2009年3月27日以“贯彻国务院指导意见精神,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务实推进长三角城市合作”为主题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第九次会议,在浙江省湖州市召开。16个成员城市领导共同签署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合作(湖州)协议》。某校高三同学围绕“区域合作与区域经济发展”这一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同学们通过网络了解到相关数据并制作了长三角16中心城市2007、2008年经济增长数据比较表

长三角

GDP

固定资产投资

出口

消费

三产比重

2007

14.1

15.1

26.6

16.8

3.4:54.4:42.2

2008

11.7

13.6

17.7

20.6

3.3:53.5:43.2

⑴结合图表中数据,你能得出2008年长三角经济运行的哪些信息?

同学们通过网络了解到:处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内外环境,需要有新规划、新目标,引导这一地区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与珠三角的发展不同,长三角根据已形成的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特点,提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加快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全面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指导意见》的基本原则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因为当前长三角地区经济形势严峻,只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妥善解决好当前问题,才能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这是一份充满哲学智慧的《指导意见》,必将引领长三角地区踏入新的光辉历史时期。

⑵根据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分析《指导意见》充满着什么样的哲学智慧。

同学们还了解到:江苏积极推动增长动力从投资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产业结构从一般加工业为主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转变,区域发展从苏南拉动为主向长江南北联动开发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主转变。

⑶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江苏是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的?

通过网络同学们了解到:《指导意见》要求长三角地区要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全面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⑷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请你为长三角地方政府落实指定意见提几点建议。

贺凤宝回答:

  (1)2008长三角经济增速趋缓,出口增速迅速回落,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明显减弱,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第三产业比重提升,产业结构更趋优化。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又必须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所以《指导意见》要根据长三角地区处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内外环境而做出的科学发展规划;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立足整体,选择最佳方案,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同时又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所以《指导意见》提出在长三角地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更好地发展区域经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根据长三角地区发展的特点,《指导意见》为长三角的发展进行新的定位,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长三角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更能使工作有效推进,实现区域发展的质的飞跃;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指导意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引下的编写,必将对长三角的发展起重大的推动作用。(若从其他角度作答,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3)从材料中可见,江苏省在发展中积极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4)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能,建设服务性政府。履行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发展资源再生和环保产业,健全环境违法行为联合惩处机制。履行提高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确保饮用水安全;政府要严格依法行政。坚决关停达不到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健全环境违法行为联合惩处机制。加强立法和执法工作,完善节能减排地方性法规,加强联合执法检查;要建立和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推进政务信息公开,直觉接受监督,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和问责制。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