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作文

更新时间:2024-03-28 19:29:17

中秋节作文

篇1 中秋节作文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墨客骚人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篇2 中秋节作文

清晨,我们去爬岳麓山,刚进门就闻到一阵迷人的清香。

在山脚,我抬头往山上一看,只见山被一层蒙蒙的薄雾给罩住了,树和建筑物在浓雾中若隐若现,我们应着雾向山上进发。一路上,我怀着兴奋的心情活蹦乱跳的走着,一棵棵苍天大树像哨兵一样耸立在路旁,树叶在微风中奏出一阵阵沙沙的乐曲。许多老人也在爬山,我才爬了几步就气喘吁吁,旁边的人还是轻轻松松,估计他们天天都来爬山的吧!我想:这样下去可不行,得保存体力,我们的目的地是鸟语林,前面还有好大段路呢。过了大约十分钟,我往下一看,后面的路都被雾给“淹没了”,整个城市连个影子都没见着,妈妈还像一只乌龟慢吞吞的走着。“快一点!”爸爸急切地叫道:“到了九点钟鸟语林就不能进去了!”我加快了速度,可妈妈还在“原地踏步”。

功夫不费有心人,用了四十分钟的时间中终于到了。这时的我已经筋疲力尽,但一斤的鸟语林就精神大振,各种各样的鸟儿乱展现在我眼前,五颜六色的羽毛让我眼花缭乱,一群孔雀向我一拥而来,围着我团团只转,好像在欢迎我的到来,其实是要我给它们喂食呢!喂完孔雀,我们参加了游园活动。院子里鸟儿们们的叫声彼此起伏,神雕展翅,在空中翩翩起舞,最有趣的是八哥,它可以和人们打招呼,比如说:你好、Hi、恭喜发财••••••

过了不久,我们全家参加了“蒙眼睛品月饼大赛”。游戏开始了,我拿了一小块给爸爸,其他家庭都忙得不亦乐乎,经过紧张的比赛,我们得了个二等奖——两张鸟语林的门票。第二个是骑鸵鸟大赛,一开始我们纷纷举起手来,后来却没几个敢骑的,爸爸自告奋勇的举起了手来,只见他们把鸵鸟赶进了一个小屋子后面,过了不久,爸爸骑着鸵鸟出来,样子可滑稽了!鸵鸟跑了几步,突然来了一个“急刹车”,爸爸被“急刹车”摔了下来,引起一阵哄堂大笑,比赛马上就结束了,我们得了一等奖——护眼灯台,提着奖品,我们高高兴兴的回校了。

这年的中秋节可真快乐呀!

篇3 中秋节作文

恬静的夜,一轮满月高挂在深蓝色的天幕上,皎洁的月光就像一泓秋水,透着清辉,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银色的光海之中,烘托出一个宁静和详的中秋夜。

守边战士小常身着一身朴素而实在的军装,紧握手中枪,静静地站在山头上,缕缕轻柔的月光绕洒在他的身上,孤零零的身躯犹如一尊银白肃穆的雕塑。

夜渐渐深了,万籁俱静,军营里只剩下几盏灯火在孤独地放射着寒冷的光。小常轻轻地踮起脚尖,抬着头远眺,山的边沿依旧黑蒙蒙的一片,看不见一丝灯光在闪烁,他失望地垂下头,冰凉的泪珠不由自主地从眼角滴落了下来。

忘不了前年的中秋节,小常风尘仆仆地赶回了家,和亲人欢聚一堂,兴致勃勃地在阳台上赏月,谈笑风生,小小的石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月饼,圆的,方的,应有尽有,乍一看,就足够让人垂涎三尺!天上的圆月,小小的圆石桌,还有圆圆的月饼,映照着这圆圆满满的一家人。小常甭提有多高兴了,而现在,依旧是一轮玉盘似的圆月,而看到的,却只有眼前一派望不到边的山峦,听到的,只有晚风轻轻拂过的声音。

想想去年,因军务多,小常不能在中秋节和自己朝思暮想的亲人团聚,而让人意外的是,小常却收到了远在家乡的父母寄来的月饼。虽然不能与亲人同度佳节,但小常的心却填满了喜悦,那方方圆圆的月饼依旧保持着家乡原有的风味,清清的,甜甜的,不容分说,他和战友们把月饼一抢而光。那味道至今还念念不忘呢!战友们连声夸赞,小常别提有多自豪呢!而如今,丝毫不见月饼的踪影,只有月饼似的月亮放射着柔和的光。

“小常”,一声叫唤打断了小常的思绪,原来是不远处的张大妈正蹒跚地向这边走来了。张大妈满面春风地直到小常身旁嘘寒问暖。随后,含着笑意小心地从怀里摸出两个小小的圆饼。月饼?小常内心一震,“张大妈,这是……”还没等小常说完,张大妈便边把饼塞进小常手里边说:“这虽不是月饼,但这金灿灿的,圆圆的多像月饼啊!”“嗯,多像家乡的月饼!”小常喃喃自语。

就这样抚摸着月饼。许久,山边上闪烁起一串亮闪闪的光点,就像一群冲天而起的萤火虫,在月光下铺成一道闪亮的光线。“山脚下的人们正在放烟花呢!”张大妈由衷地说,脸上浮起微笑。小常一怔,而那一串串光点忘乎所以地绽放着,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看来,每个人都在欢度佳节呢,为什么我不能坦然地去接受这美丽的烟花呢?小常豁然开朗,他轻轻地品尝着手中的“月饼”,禁锢的脸上浮起笑意,泪光再次荡漾在他眼角,但却闪着欣喜的光芒。也许,他远在家乡的亲人也正含着笑意望着这五彩缤纷的礼花呢!

他笑了,在这样一个没有月饼的中秋节,他重新握紧了手中的钢枪,仿佛又回到了家乡一样,品尝着家乡那清清甜甜的月饼了……

篇4 中秋节作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何似在人间……”耳边回荡着动人的歌曲,我不禁触歌生情。乐曲优美动人,花儿清香醉人,在这花好月圆之日,我与父母身处他乡,只恨不能与亲人同庆,只得守在窗前远望。

古有“中秋赏月,与亲人共欢乐”之说,如此温馨热闹的气氛,到了我们这儿竟成了一种凄凉。我们沉默许久,终于爸爸的叹声打破了周围的沉寂,“不知兄弟们现在是否在思念我们?”“打个电话回家吧!”妈妈提议。“还是算了吧,人家说不定正吃团圆饭呢,咱别给人家添堵。”爸爸回答道。我没出声,只是在回味他们口中的“家”。

我与父母刚搬进杭州的新房,与其说是现在的居所,不如说是以后永远的居所,这难道不是“家”吗?小时候我曾十分疑惑,可现在我终于真正理解了“家”的含义:它不需要华丽的装饰,不需要很高的位置,只是和家人欢聚一堂罢了。著名哲学家李墨说过,“家可以让你在失败中获得希望,在寒冷中获得温暖。”也许它很朴实,可人人都想拥有;也许它很低廉,可用金钱却买不到。”是啊,那才是家,才是永远温暖的归宿。此时的茉莉已没有往常的香了,它搭拉着脑袋,一副死气沉沉的样子。它也想家了吗?思念它的故土了吗?月亮这时也扁扁的,还不如往日那般圆。我低头沉思,四周好静。“叮铃铃……”电话响了,我急忙奔去,打开语音,只为声音大些让爸妈都听见。

“中秋快乐!”电话里传来堂弟和叔叔婶婶的声音。爸爸妈妈都站了起来,脸上溢出了笑容。“今年我们不能一起吃团圆饭,可我们没有忘记你们,来,大哥大嫂,乖侄女,咱们一起喝一杯。”叔叔的话让我们既高兴又感动。婶婶提议,我们电话共庆中秋,一起唱家乡的中秋团圆歌。大家表示赞同,歌声在电话两端响了起来,“中秋团圆,一家围桌坐,谈笑赏月笑不尽,月饼握手中……”虽然这个中秋没有和自己全部的家人在一起,但是我们心中彼此牵挂,即使远隔千里,只听到了对方的声音,我们也心满意足,因为我们都明白:我们彼此心连心!这时再看看挂在浩瀚夜空中的秋月,发现明亮的秋月中还有堂弟、叔叔、婶婶他们开心的笑容,真的好美,好美……我再次仰望苍穹,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月光洒在茉莉花上,花茎挺直了,又散发出了往日迷人的清香……

篇5 中秋节作文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所以被称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还要圆,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中秋前夕,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团聚,取人月双圆的意义,八月十五又叫“团圆节”。

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很少了。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古时还有祭月和拜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有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地方,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月饼与中秋节的联系是在明代。具有关资料说,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身和赠于亲朋好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比如,山西省介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小孩们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节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有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篇6 中秋节作文

中秋节的时候大家都要边吃月饼边赏月,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来告诉你吧!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墨客骚人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篇7 中秋节作文

晋北大地的八月,秋高气爽,在艳阳高照下,瓦蓝瓦蓝的天空像洗过一样明净,棉花团似的云朵就像绣在蓝色绒毯上的大花。瑟瑟的秋风吹熟了田里的庄稼,大白杨的叶子变黄了,爬山虎的叶子变红,小草,不像夏天那样精神抖擞,果树上那累累果实由青变黄,由青变红,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散发出一阵阵清香。成熟的气息荡漾在秋天的空间,丰收的喜悦流淌在人们的心田里。

此刻,民族的古老而传统的节日中秋节也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它给带来了温馨,带来了希望。

中秋节也叫仲秋节或团圆节,每到时候,出门在外的人们都要回家过节,人们有院子的,把家里的桌子搬到院子里,摆放上贡品,有香蕉,苹果,红提,马奶提,梨,当然最主要的月饼。妈妈还在桌前摆上香炉,里面插上了三根香。我心血来潮,把我所赛车从盒子里拿了,摆到了桌子的下层,我边笑边说"哇哈哈,看吧,我的赛车多酷!"我把唯一的一辆带车灯的车打开开关。哇!我的车灯比蜡烛还亮!

这时,妈妈了,对我说:"你在忙活呢?"我笑嘻嘻地对妈妈说:"妈妈,你看,这是我的杰作!"妈妈仔细一看,下面摆的是赛车,妈妈让我别摆,我说:"不要嘛,再说了,我也要让月亮公公,不,是月亮婆婆,让月亮婆婆看看地球孩子玩儿的是,也让她给星星孩子们买点好玩儿的嘛!"妈妈也只能让我摆着了。过了一会儿,妈妈对我说:"孩子,爸爸要响花炮呢。"我赶紧进了家,跑到了二楼,看着那个烟火直射云宵,我用望远镜看着天上的月亮,边看边想,你说这嫦娥也真是的,为要偷吃后羿的仙丹呢?故事是真的,那么嫦娥现在在广寒宫里眺望着人间美丽的烟火。

我置身于那美丽的月宫。

之后,我的爸爸把桌子搬回了家,这时,联欢晚会开始了,一家人边吃月饼边看电视,直到晚会完毕,这时,外面又是一片炮声,我想到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还想到七子之歌里的首---

台湾,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

我便是台湾,……

二零零五年的中秋节真令人幸福,难忘啊!

篇8 中秋节作文

我生活在农村长大,总盼着过节。春节和中秋是家乡最受重视的两个节日。因为过节时家里会改善一下生活;一到过节就会搞一些娱乐活动,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场;过节忙的是大人。但大人们忙归忙,每到过节也都有一种心情的放松。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我们这些无忧无虑孩子。

春节的时候,虽然恰逢农闲,但总感觉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独中秋,给人一种特别的欣喜,一种心境的安歇,一种特别的想往。后来想起来,似乎是心绪不同使然。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多时候。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我想惟有经历过乡村生活体验的人,才会有这种情感、心境和内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实所谓:每逢佳节备思亲。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妈妈每年都要亲手给我们做月饼吃。妈妈做的月饼外观象大饼,很厚实,新鲜的面,新鲜的馅。不管是蒸出来的,还是烙出来的,上面都有用农家的大碗所刻画出来的月的图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馅,也很特别,主料是红塘,里面放些芝麻、清红丝,果仁、葡萄干什么的。新做出的月饼,蒸的,柔软可口,适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轻人情有独钟。你看,新端上来的月饼,热气腾腾,一股清香味道儿扑面而来,真令人垂涎欲滴!

虽然现在市场上的月饼琳琅满目,各种瓜果一应俱全,但是我还是喜欢吃妈妈做的月饼。月饼的花纹虽然没有太多变化,但是花纹总是那么的清晰,那么均匀,那么好看。所以中秋在家,总要吃上两大块儿,觉得好香、好甜

篇9 中秋节作文

每到中秋,总是会想起那个关于中秋的故事,那个叫嫦娥的悲惨女子,那个虽然成仙却失去了一切最宝贵的东西的女子,真是可聊啊,总是想起都觉得不忍。

夜,已来临。如水的月光透过窗户洒进各家的房屋里,照亮了人们的心房。

中秋佳节,我们正与亲人们团聚在一起,在月饼的甜美中仰望那一轮圆圆的明月.也在这个时候,又有多少的游子们正站在窗前,也在看着那十五的月亮。不过,在他们眼里出现的并不是一轮圆圆的明月,而是亲人们微笑的脸庞。在他们心底燃烧的并不是与亲人团聚的喜悦,而是浓浓的思乡之情。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是让人思乡的日子。望着皎洁的明月,不由地感叹。想起了苏轼的千古名篇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篇10 中秋节作文

又是一个闲暇的日子,窗外的圆月在群星的围簇下高高地漫步于天空,接到母亲的来电,才知道,原来今天是中秋节。

在十五这夜,我独自一人走在喧闹的大街,今天明显要比往常热闹很多。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让我丝毫没有感受到一点融洽的节日气氛。为了舒缓自己的心情,我打算约几位好友一同谈心,共诉心中的思亲惆怅。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长期的思乡让我忘了时间,高吟诗句,以此娱乐。与我一同的人看似比我要逍遥得多,因为有父母的陪同,他们开着玩笑,却不失沉重,互递着月饼,互敬互爱。看到这番情景,我羡慕不已,但总是觉得世上就只剩下我一个人,实在乏味,于是便换了一块属于我的天地,自己独自思考起来。

我想这就是我想要的结果,万籁俱寂的空地,我幻想着那天上的奥秘神奇,古人的故事,我在意境中续写着种种自知的凄美故事,《嫦娥奔月》已经画过了好几次,却总乏神韵,如今才总结了失败的原因。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愿手中的月饼能让远方的亲人感受到我如今的处境。我继而仰望明月,幻想着月中那棵挺拔的桂树,幻想着“如果他们在月中,或我能置身于月中,那与家人见上一面就不费心思了”。渐渐地,月亮蒙上一层面纱,穿入了云中,我在远方的一头听见了家人的呼唤,我默默应着,这声音穿透了高山,掠过了湍急的河流,融入秋风,不顾一切向前传播着。

月亮从云层中跳了出来,继续着他的速行。我也有一条未走完的路,但又为何要如此急速,若世间不容留亲情和回忆的存在,“每逢佳节倍思亲”何以长存。明月啊!明月!为何世人要重复你的规律,适应你的月节律,而难得团员,圆也短暂?又接到了母亲的来电,母亲与其他亲人似乎就在月里,望着我,在电话中我们互诉惆怅。过后,我离开了这片忧伤而美满之地。

我心中的明月啊,但愿你带着我的理想飞向天际,将所有的焦虑抛向无垠的大海,圆了待圆人之梦之中秋吧!

篇11 中秋节作文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墨客骚人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篇12 中秋节作文

中秋节是个我国一个古老传统的节日,每年的中秋节我都会在阳台上赏月,可惜今年是个阴雨天,天上的月亮被乌云遮挡住了,看来今年是赏不了月了,正当我失望低落的时候,院子里突然飘来阵阵的香味,那是桂花的清香。

中秋节的味道是香喷喷的,爷爷做了许许多多的美味,还买了一大袋香气宜人的月饼,在饱餐一顿后,大家饮着热茶,一边谈笑风生的吃着可口的月饼。爷爷奶奶看到一大家子人其乐融融的坐在一起,乐的合不拢嘴。我挑了一个莲蓉鸭蛋黄馅的,这可是我的最爱呀,咸咸的,很香,但外面的莲蓉馅却甜甜的,完完全全的盖住了蛋黄的咸味,这两种味道合在一起,再加上松脆酥软的月饼皮,那滋味真是妙不可言呀!······因为我不但尝到了美味的月饼,而且还尝出了美好的亲情。

中秋节的味道是甜滋滋的,中秋为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充盈着甜蜜的汁水的水果,苹果是红彤彤的,咬一口,就有一股淡淡的清香萦绕在嘴中;石榴里的籽饱胀胀的,如一个一个圆溜溜的红宝石,可爱极了,弄一个往嘴里一扔,一咬,又甜又酸的汁水流进了嘴里,流进了心里······圆溜溜的石榴子让我想到了团圆,美好的团圆。

中秋节的味道也不全是香甜,还有酸溜溜!中秋节是个思念的节日,从古时候起,这个团圆的节日总会让远离故乡的人们心里充满了辛酸的味道。李白说过: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充分的表达了大诗人李白对家乡对亲人的思恋,只好用洁白的明月,来寄托自己的回乡心意。诗人张九龄说过“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他们都身在异乡,腹中装满了思念的泪水。所以,中秋的味道不再是甜的,而是酸溜溜的。好在爸爸妈妈每天与我在一起,所以我的心里是甜甜的,但我最喜欢的大姨和姐姐因为在外地,无法与我们团聚在一起,所以我的心里和古人还真有些一样,有些酸酸的,应该说是甜中带酸吧!

不管是香、是甜、还是酸,这蕴藏了历史文化的中秋节的味道是亘古不变的,那就是:亲情、团圆、思念。

上一篇: 我喜欢作文 下一篇: 安全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