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育苗技术

更新时间:2024-03-29 13:33:48

(一)亲鱼、采卵和运输 于每年5月至6月捕捞洄游至沿岸的产卵群体作亲体。成鱼体重在1.5-4kg范围者,雌雄比为1∶9;体重在3-7kg的雌雄比为1∶3。不管使何种渔法捕获的亲鱼,最好在捕后两小时内进行人工授精,这样可以获得较高受精率。 红鳍东方豚属一次性产卵型鱼类,产卵水温约17℃左右,产卵季节集中,盛产期很短。河豚产沉性卵且具有粘性,宜用不易附着的塑料桶采卵。先在桶内加入5-10L 澄清海水,将鱼卵挤入水中,随后加入1尾-2尾雄鱼的精液,使海水呈乳血色,搅拌后 静置5-10min,连续用清水洗卵3-5次,直至海水完全澄清为止。数小时内短途运输受精卵,可使容量为20L的塑料袋,内装10L海水和150万粒卵,充入5L纯氧扎口封固,然后装入包装箱内运输。7-10h的远距离运输时塑料袋内充入5L海水和5万粒卵,再加入50×10-6的硫酸链霉素以防细菌繁殖。扎口封固装箱待运。如需数天运输,则需在袋内充气并一天换水1-2次,如无充气条件则可增加换水次数。

(二)孵化 红鳍东方豚的卵径为1.2-1.4mm,刚受精的卵柔软,数小时后变硬,数日后受精卵的体积和重量约比初受精时减少12-15%,数日后的受精卵以每克600-700粒计算。因卵膜不透明,不易观察其发育情况。但4-5天后末受精卵变为黄色或紫色,活受精卵为乳白色并具光泽。发眼期前后出现色素细胞,这时透过卵膜容易辨认。 使用透明聚氯乙烯孵化器,直径10cm,高100cm,容积180L,底部呈漏斗状,中间设一拦卵器。由底部充气使鱼卵不停地翻动。由孵化器上方进水和由底部向上的弯管排水,保持自流循环,每日最大换水量为8次。孵化器应放在照度500LX左右的室内。每个孵化器可容纳受精卵50-100万粒,一般以放入20-30万粒为宜。 孵化时间因水温而异,13-15℃约需15天,15-17℃约需10天,一般从开始孵化到结束约需3-4天,第一天孵出很少,第二天孵出70%,第三、四天孵化20-30%。仔鱼与孵卵子分离时,先停止充气,卵子沉于底部,仔鱼上浮至中上层,即可用勺舀出全部初孵仔鱼,然后轻轻搅动海水比重小的死卵集于表层中央,即可轻易除去。

(三)胚胎及仔鱼发育特征 河豚受精卵不透明,故进行胚胎发育的连续观察困难较大,如下仅简述其在18℃-20℃水温条件下的发育特征。受精后15h为多细胞期,受精后24h为高囊胚期,受精后30h为低囊胚期,受精后42h为原肠期,受精后3天胚胎形成,受精后4天为发眼期,胚体绕卵黄1/2,受精后6天仔鱼开始孵化。初孵仔鱼的全长2.4-2.6mm,卵黄囊大,油球表面分布有大量黄色素细胞,眼睛大,口凹小,体圆而粗短,胸鳍形成。孵化后第3天的仔鱼,全长2.7-3.2mm,平均3.0mm,口已开,口径300mm左右。上下颌不发达,卵黄囊尚存1/2。孵后第5天的仔鱼,全长3.2mm-3.8mm,平均3.4um。卵黄囊消失,少数尚存少许。已开始摄食轮虫和贝类幼体。孵化后第10天的仔鱼,全长5mm左右。胸鳍较发达,臀鳍鳍褶已分化。此时仔鱼开始出现“鼓气”习性,离水或遇敌后表现吸气,腹部膨大如球状,开始摄食卤虫幼体。

孵化后第16天的仔鱼、全长6.5mm左右,大者近8mm,进入稚鱼期,背、尾、臀鳍开始分化,齿形成,腹部前方出现大量“小皮刺”。此时游泳速度快,集群明显,主要摄食卤虫幼体。孵化后第25天的仔鱼全长18-20mm,各鳍发育完善,呈黄色,背部青绿色,左右胸鳍上方各有一白色圆圈状的“大圆斑”,上下颌各形成两块发达的门齿,已变为幼鱼。摄食卤虫成体,糠虾或鱼糜等。

(四)鱼苗培育 前期培育 可在室内大水泥池或小型玻璃钢水槽中进行,培育至5-6mm,一般需10-15天。

①培育条件。使用20-60m3的水泥池或1-2m3的玻璃钢水槽均可,容器内壁以深色为准,光照度控制在500-1000LX为准,水温15-20℃,PH7.8-8.2,盐度28-30%,溶解氧不低于4mg/l,可进行微充气,培养密度以2万尾/m3-3万尾/m3初孵仔鱼为宜。

②饵料投喂。初孵仔鱼第二天开口,口裂约300um,可直接投喂轮虫作为开口饵料,轮虫投喂密度为10-20个/ml,日投喂3-6次。当仔鱼全长接近5mm时,可补充投喂卤虫幼体或桡足类。

③日常管理。前期可采取静水培育,日换水2-3次,每次换水量1/3-1/2,换水在投饵前进行。每日清底1-2次。透光率强的车间应设遮光幕调整。注意检测水质和摄食,生长的观察,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④中间出池。当仔鱼全长到5-6mm时,个体间将产生差异,出现互残现象,同时因密度过大而影响培育。出池时迅速降低水位,钭鱼苗捞出计数后移入后期培育池中。前期培育成活率一般在50-60%左右。

后期培育

①培育条件。一般使用20-60m3的水泥池,水深1m左右,光照度随鱼苗的生长而增强,可直接在室外露天池中培育,室内培育时可提高透光率以利于水温的提升而加速鱼苗的生长,后期水温宜提高至20-28℃。培养密度不宜过高,以1500-2000尾/m3为宜。

②饵料投喂。以卤虫幼体或桡足类为主,卤虫的投喂量为0.1-1个/mL,日投喂4-6次,随鱼苗生长而增加投喂量和次数,至9-10mm时开始投喂糠虾、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