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对联故事

更新时间:2024-03-19 17:45:12
 1,对偶阶段

2,骈偶阶段

3,律偶阶段

所谓经典对联故事,就是经受得时间的考验,依然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赞赏,具有流传度极广名气大的特点。

1.通用联春联,例如;堂绕紫气臻福禄,庭盈春光添寿禧

2.专用联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

3.春联:新年专用之门联 。如:杨柳吐翠九州绿;桃杏争春五月红。

4.贺联: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如:一对红心向四化;两双巧手绘新图。(喜联),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寿联)

5.挽联:哀悼死者用。如:著作有千秋,此去震惊世界;精神昭百世,再来造福人群。

6.赠联:颂扬或劝勉他人用。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7.自勉联:自我勉励之用。如: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8.行业联:不同行业贴于大门或店内之用。如: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书店)虽是毫发生意;却是顶上功夫。(理发店)欢迎春夏秋冬客;款待东西南北人。(旅店)

9.言志联:道出志向之用。如: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

1.短联(十字以内)

2.中联(百字以内)

3.长联(百字以上)等。

1.对偶联: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

2.修辞联: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3.技巧联: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

1.集句联:全用古人诗中的现成句子组成的对联。

2.集字联:集古人文章,书法字帖中的字组成的对联。

3.摘句联:直接摘他人诗文中的对偶句而成的对联。

4.创作联:作者自己独立创作出来的对联。

1:李某延师课子,允诺逢七夕请先生,一连数载,李某均不践约,又一年七夕,三餐依旧是粗茶淡饭,先生传学生作对曰:

客舍凄凉,恰似今宵七夕。

学生不能对,问其父,父代对道:

寒林寂寞,可移下月中秋。

到了中秋李某又失约,先生再传学生作对:

绿竹本无心,遇节即时挨不过。

李某见了,代其子对曰:

黄花如有约,重阳以后待何迟。

到了重阳,客舍依然清冷,先生只得再传学生作对:

汉三杰:张良韩信狄仁杰。

李某听了大笑道:先生谬矣,狄仁杰乃唐人也。先生答道:前唐后汉尚记得滚瓜烂熟,为何一顿饭却如此健忘?李某顿时语塞,赫然而退。

2:有一财主,父子花钱各捐了个进士,心中十分得意,于是在门口贴了一副联: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同进士。

妻夫人,媳夫人,妻媳皆夫人。

不料第二天就为村人改为: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同进土。

妻失夫,媳失夫,妻媳皆失夫。

3:从前,有个姓李的财主,他鱼肉百姓,无恶不作,百姓对他恨之入骨。

有一年过年,家家户户忙着贴对联。李家更不用说了。李财主写了一副对联叫人贴在大门的两旁,对联是:

父成龙,子成龙,代代全成龙;

父发财,子发财,辈辈都发财。

同村一位穷秀才看了对联,沉思了一会便离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财主的门前围满了一大群看热闹的人,他们有说有笑,议论纷纷,大家都称赞道:改得好,改得好!

门外吵嚷声惊动了李财主,他以为人们在称赞他的对联,忙打开大门,一看门上的对联,立时气得昏倒在门前的台阶上。

原来,李财主门上的对联,被秀才改成了:

父成聋,子成聋,代代全成聋;

父泼财,子泼财。辈辈都泼财。

为了这副对联,李财主整整病了一个多月,人们无不拍手称快。

4:有一老太监在冬天看见纪晓岚穿着皮衣,手执一把扇子。感到十分好笑,遂遂说:

小翰林,穿冬装,执夏扇,一部春秋可读否?

纪晓岚听老太监南方口音,对到:

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吗?

5:【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

门对千根竹。

家藏万卷书。

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

门对千根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解缙暗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

门对千根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富豪气得目瞪口呆。

此事传到相爷的耳朵里,他命家人去叫他来当面一试,解缙与相府家人来到相府门前,见正门关着,就止步不前,对家人说:迎客有迎客之礼,为何不开正门?家人无奈,只得又去,禀告相爷。相爷想了想,挥笔写了个上联,连同笔墨交与家人说:递与那学生。

解缙接过一看,见是一副对子的上联:

小犬乍行嫌路窄。

解缙即刻接写了下联:

大鹏展翅恨天低。

相爷见对只好大开正门。小解缙进了门,相爷把他迎入客厅,分宾主坐下后,相爷从桌上拿起一本书晃晃说:老夫听说你有万卷之书,书藏哪里?小解缙指指肚皮说:在这里。相爷又问:既然如此,那我出联你能对吗?小解缙眨眨眼睛说:何止能对!相爷看看这穿绿衣衫双目流盼的小家伙,口气竟这么大,不觉有些好笑,便出联道:

井底蛤蟆青间绿,美目盼兮。

小解缙听了,冷笑了一声,看了一眼身穿红袍的相爷,便接着对道:

汤中对虾白映红,鞠躬如也。

相爷本想讥笑他是个坐井观天的蛤蟆,不料自己反被奚落成一只死虾,想小家伙竟然如此不留情面,不由心里冒火,却不好发作,只好改换题目,再难解缙道:

天做棋盘星做子,谁人敢下?

解缙略一思索,便对道:

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能弹?

相爷见小解缙对答如流,大为吃惊。正找不到好的课题,忽见壁上有一幅《月夜杜鹃图》,也来不及细想,就信口出了一联道:

月下子规喉舌冷。

解缙见他行文已乱,故意照式对个下联说:

花中蝴蝶梦魂香。

谁知相爷只顾后,不顾前,一见别人句子有毛病,马上挑剔说:试问花中蝴蝶,倘不睡去,哪来的梦魂香甜?解缙又眨眨眼睛说:然而月下子规,也未必启口,喉舌之冷,一样无从说起!相爷一听,啊哟!我也错了。便问小解缙:那么依你说又当如何?

解缙说:如果把月下改作啼月;花中改作宿花,岂不是舌冷梦香?相爷欲要叫好,但又反问:你既然早已知道,为何将错就错?

解缙笑道说:因为相爷失口在先,解缙之所以将错就错,无非是步相爷后尘,照葫芦画瓢罢了。

一番话说得相爷心服口服,自知理亏。想想方才小解缙的不恭,正是自己失于检点而引起的,因此甚感惭愧和不安。他深爱解缙之才,等解缙长大,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

6:【清朝时候】,西湖的冷泉亭上,挂有一幅对联: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戊辰九月,清朝有名的文人俞樾和他的妻子到飞来峰下游玩,坐在冷泉亭边休息,欣赏这幅对联。妻子看了一会儿,要求俞樾进行解释。俞樾把原来的对联改了两字,作为回答:

泉自有时冷起;

峰从无处飞来。

妻子嫌改得不好,立即表明自己的看法:

泉自冷时冷起;

峰从飞处飞来。

俞樾把自己和妻子改动的字作了比较,认为冷、飞二字比有、无准确有神。

过了几天,俞樾带着次女秀孙又来到冷泉亭边。他给秀孙说明上次怎样给对联该字一事,秀孙赶紧望着亭子,沉思了好大一会儿,慢慢地说:

泉自禹时冷起;

峰从项处飞来。

俞樾一向才力超人。他明白上联中的几字改为禹字,那是指大禹治水,仔细推敲,改得动人。至于那个何字为什么要改成项字,他一下弄不清楚,只好向秀孙追问原因。秀孙爽朗地说:项羽曾有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这座险峰不是他从别处拔起,怎能飞到这里来呢?秀孙话音刚落,俞樾忙拍手称好快,连连道好。

7:【明】朝兵部尚书康大和一次挑竹蛏到山里去卖,晚上借宿在一家学馆里。因为没有床铺,就用学生课桌板并排当床铺睡下。先生睡在同一间房子里,虽有蚊帐,却不能入睡。他爬起来,点灯一照,看大和睡在课桌板上,呼呼大睡,没有一只蚊子干扰,而自己蚊帐里蚊子成群,被叮睡不着。

第二天早上,先生对大和说:我有一个对头,三年无人对出。不知何时能遇贤人,寻得佳对?大和说:先生不妨道出,或许有人能对。先生故意说:

小犬无知敢入深山寻虎豹。

大和沉思片刻,觉得先生是有意试探,对出有因,便顺口对道:

青龙未遇特来浅水戏鱼虾。

先生自觉没趣,但心里却暗暗佩服这个麻脸的后生仔,竟有这样的文才。

大和准备要起行,看昨夜放在天井里的半担竹蛏,被学馆的弟子踢破了不少,连蛏汤都流出来。这时,有几个穿长衫的乡绅来到学馆,其中一个白胡须的乡绅说:你卖蛏来这里做什么?另一个乡绅说:

叫先生对出一个让他对。能对出,一担蛏都买;对不出,倒在天井里。大和站着不作声。乡绅示意先生出对头,先生想了好久不开口。大和等急了,就不客气地说:时间不早了。不然,我出一个对头,让你们来对如何?先生示意乡绅们让他出,那个白胡须的乡绅也表示同意,大和就念道:

硬壳竹蛏踢破流汤流卤。

乡绅们听了都冷笑道:肩挑买卖的粗人,出这样的粗对。请先生对吧!先生抽水烟,吐出一团烟雾。想了好久,对不出来。乡绅们也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一个能对出来。大和等急了,就对他们说:既然诸位先生不愿说出对尾,就把竹蛏都买去吧!那个白胡须的乡绅说:你能自对,我们就服你,这些蛏,请你不必担心。大和双手抱拳行礼:请诸位先生多多包涵,我自作自受了!说着,就大声对道:

长脚螃蟹扒开无淀无膏。

先生和乡绅们自觉没趣,只好拿钱买下这担竹蛏。

8:从前,粤西一爿回春堂药材店,店老板姓洪,膝下只有一女,洪老板以洪红谐音,取中药红娘子之名,将女儿取名洪娘子。

洪娘子年方二八,并常常和人对联。一日出了个上联:

白头翁。

而一位放牛郎对以:

红娘子。

洪娘子听了大吃一惊,一下子脸红到了耳根。洪娘子接着出一联:

鼓架架鼓,陈皮难敲半下。

放牛郎对道:

灯笼笼灯,纸壳原以防风。

自此之后洪娘子对放牛郎改变了那种居高临下的骄态,虚心向放牛郎请教,两人互相切磋。洪娘子与放牛郎之间的感情与日俱增,两个小青年相爱的事,不久便被洪老板发现了。于是他决定征联选婿试试放牛郎的才学。这第一联是:

冬虫夏草九重皮。

放牛郎一见便微微一笑,不假思索地高声对道:

玉叶银花一条根。

放牛郎进入了第二关,见那上面挂的是:

烦暑最宜淡竹叶。

放牛郎又微微一笑,答道:

伤寒尤妙小柴胡。

放牛郎信心倍敷,又进入第三关,这一联写的是:

金银花小,香飘七八九里。

放牛郎略一迟疑,便对了出来:

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放牛郎来到了第四关,这上面写的是:

水莲花,半枝莲,金花照水莲。

放牛郎思索了好半天,即诵出下联:

珍珠母,一粒珠,玉碗捧珍珠。

过了很久。里面才传出洪老板冷冷的声音:进来吧。放牛郎进入厅堂。来到最后一关。只见那墙上挂的是一副四十三字,内嵌十二味中药名的长联,不禁愕然惊叹:啊呀!绝对!绝对!这联是:

红娘子身披石榴裙,头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贯众,到天竺寺降香,跪伏神前,求云母天仙早遇宾郎。

放牛郎目瞪口呆,汗流浃背,无言一对。他回家后决定苦学几年再来。

洪娘子于是送放牛郎远行,她顺手在路边折了株草放在放牛郎手上,放牛郎一看是株相思草,他知道这是洪娘子和他物对表心意,作临别的最后一次对。他想了一会,忽然上前几步从路边采了一朵花,插在洪娘子髻上。洪娘子惊喜地叫了起来:啊!合欢花。接着道:

放心走吧,此去不论生地熟地,远志莫怕路千里。

放牛郎洒泪而别:

挥泪去矣,将来但闻藿香木香,桂圆时节早当归。

放牛郎日夜攻读,精心应对。冬去春来,转眼快半年了,四十三字长联中的十二味药名,还只能对上六个,他心里甚是着急。这天,他忽然接到洪娘子托人带来的信件,打开细看,上面这样写着,

白头翁:

忆自金闾相会,只望恩泽长流,竟匆匆别去,怜奴只衾寒,红泪枯罄,今老父如子龙年高老迈,想君蜜愿应酬矣;望九九归一,荣旋梓里,一家老少笑开颜。素书递到,即为裁答。努力自珍、珍重加衣!

红娘子于端阳后十日

放牛郎知道这是一纸药谜,洪娘子信中的每一句话都射有药名,从头来看是苏合、泽泻、王不留行、独活、血竭、常山、白头翁、甘遂、百合、当归、合欢、白芨、旋覆花;最后两行祝语是防己、防风;日期是半夏。当晚,放牛郎在洪娘子信中找出了六个药名,凑足了剩下的半联,拟出了那四十三字的长药联。

等他匆匆赶到回春堂药店,放牛郎不等洪老板催促就高声道:先生,听我应对!他的下联是:

白头翁手持大戟子,脚跨海马,与草寇甘遂战百合,旋复回乡,上金銮殿伏令,拜常山侯,封车前将军立赐合欢。

洪老板也无言已对,答应女儿与放牛郎成亲。新婚之夜,放牛郎送去客人后,正要进入洞房,却被丫鬟拦住了:新郎公听着,我家小姐有话,进洞房前须再对一副对子,若对不出,还请回学习半年。

放牛郎啊呀一声,嘴里嘟哝着:哦,也要来个三难新郎么?好。上联是什么?荷香打开手中的纸条念道:

白头翁牵牛耕熟地。.

放牛郎略一思索答道:

红娘子相思配宾郎。

这时,洞房门呀的一声开了露出洪娘子的一张笑脸。放牛郎迫不及待地跨进门去。

9:某人平日挥霍无度,过年时缺柴少米,在门上贴副对联:

行节俭事。

过淡泊年。

邻居在上下联各添一字:

早行节俭事。

不过淡泊年。

观者为之捧腹。

10:【清】代文学家李调元,才思敏捷,以善对而闻名。曾任广东学政,有一牧童故意在李经过的路上以三块石头垒成一座石桥。李坐轿路经此地,石桥被轿夫踢倒,牧童责问轿夫,双方争吵不休。李调元下轿调解,牧童说:你既是李大人,听说善于作对,小子出个上联请你对吧?李调元欣然答应,牧童念道:.

踢破磊桥三块石,

李调元想了好久,竟未能对出,只好约明天再来应对。回家以后,冥思苦想,茶饭无心,妻子问知其故,微微一笑,在纸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出字,然后用剪刀剪成两个山字。李调元恍然大悟,于是次日一早即到约定地点,见到牧童,对出了下联:

剪开出字两重山。

牧童哈哈大笑:李大人,这下联恐是你夫人想出的吧?李调元吃惊地问:汝何以知之?牧童答道:妇人常与针线、剪尺打交道,男子汉大丈夫则应将剪子换作斧头。何不就将下联改为:

劈开出路两重山。

李调元面红耳赤,但内心颇为佩服。那牧童却又说:我再出个对子你对吧!李大人是文人学士,饱读古文,会做文章,我就以此为题。说完,又念出一个上联:

古文人做,做诗做赋做高官。

李调元觉得此联亦颇难对,只好再次回到家中,和众门客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下联:

八刀心忿,忿世忿命忿穷途。

谁知李调元第二天向牧童念出下联,又被牧童取笑:这分明是个穷书生对出来的,李大人是达官贵人,对出这样穷酸气的对子于身份不符。不如改成:

大口一吞,吞云吞雾吞江海。

这样才有气魄呢!李调元听了,不禁连连点头,称赞这牧童是个奇才

11:【明】王波,自幼聪明伶俐,尤其擅长对对。有一年春节,王波家中无米下锅,他舅舅是当地的财主,家中有钱有米,但老婆却是个小气鬼。王波的父亲曾向他借过三斗谷子,被数落了一顿。有心再去借粮,又实在难以启口。年仅九岁的王波,看出父亲的难处,就偷偷地来到舅舅家。

拜见舅舅后,说明来意。舅舅问:你想借多少?王波答道:当然是越多越好罗。舅舅微微一笑,故意睁大眼睛说:

小孩子,口气大!

王波娇嗔地应道:

大富翁,肚量小!

逗得舅舅哈哈大笑,真想马上借给他,可是想起刻薄的太太曾说过的话,不知不觉地就自言自语说了出来:

没完没了,还想借?

王波误解了舅舅的心情,生气道:

有始有终,定会还。

王波的舅舅也是个联迷,听了王波的答语,联兴大发,便对王波说:我出一上联,你若对上了,不但白送你一斗米,就连以前欠的三斗谷,也不用还了,如果你对不上,可要罚的啊,怎麽样?行!王波说:你出联吧!舅舅便出上联:

欲欠谷,则滚利。

王波猜不透舅舅的心思,但知道这是拆字联,就应道:

体本人,就留情。

舅舅着实吃了一惊,因为对得如此贴切如此意对俱佳的下联。竟出自一个不满十岁的小外甥之口,十分满意和欢欣。但还想再考考他,于是便在原联上增加数字,将上联改成了:

欲欠谷,则要利滚利。

小王波听后,以为舅舅说话不算数,故意刁难自己,想到舅舅是自己母亲的哥哥,现在全无手足之情,本想不理舅舅,不再应对。但又想人小志要大,不能让别人看不起,于是,又对了下联:

好子女,就该心连心。

舅舅哈哈大笑,连声说:妙!妙!妙!接着,对王波说:舅舅说话一定算数,一会儿就叫人送米去。你呢,留下来,我出钱让你念书去,如何?小王波这才明白,原来舅舅是在考自己,也就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12:有一秀才出城访友,来到一个小镇里的小药铺,见一少女正在煎制膏药,容貌端正,秀才便有爱慕之意(简直一下流胚子),只不知她是否有才,便上前试探道:

膏可吃,药可吃,膏药岂可吃?

少女闻声抬头,见他是个秀才,知道是在索对,心想秀才都有些酸脾气,我何不如此对答,于是一笑对道:

脾好医,气好医,脾气不好医。

秀才见少女应对巧妙,很是高兴,心想再试她一试,抬眼看到门外药圃之中长有芍药,张口又吟道:

春暖带云锄芍药。

不想少女张口即对道:

秋高和露种芙蓉。

此时,秀才对少女已是倾心爱慕,但是素不相识,又不便开口,只得怏怏而去,心中却一直放此女不下。朋友见秀才一直心神不定,问明缘由,笑道:兄台果然好眼力,此女一心想嫁个才子,至今尚未许人。以兄台人品(什么德性?),此事包在小弟身上。保管一说便成。(助纣为虐!为虎作伥!)后来,朋友果然出面做媒,少女见过秀才,心中也自愿意(糟了!),秀才终于如愿以偿,了却终身大事(没天理)。

13:古时有一个和尚前去赶考,主考便出联而试:

孔圣人三千弟子下场去。

和尚对到:

如来佛五百罗汉上西天。

主考再出一联:

子曰:克己复礼。

和尚对到:

佛道:回头是岸。

主考已开始有点火了:

旗鼓。

和尚对:

木鱼。

主考已忍耐不住,怒道: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和尚又对道: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主考已忍无可忍:

快滚!

和尚却无动于衷,仍道:

善哉!

14:相传【宋】时秦少游慕苏小妹才名,乔装成化缘道人去见苏小妹,并问道:

小姐有福有寿,愿发慈悲。

小妹应声答云:

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

少游又问讯云:

愿小姐身如药树,百病不生。

小妹一边走,一边答应:

随道人口吐莲花,半文无舍。.

少游直跟到轿前,又问讯云:

小娘子一天欢喜,如何撒手宝山?

小妹随口又答云:

风道人恁地贪痴,那得随身金穴!

15:有个大镇上有朱、项两家,两家之间经常闹矛盾。一次朱家盖新祠堂,便写了一联:

两朝天子。

一代圣人。

上联指朱姓的【后梁】朱温和【明】时的朱元璋都做过天子。下联指【宋】时的朱熹称亚圣。项姓一见大吃一惊,从此就一直在朱姓面前抬不头来。后来来了个外乡人,便帮他们写了一联:

烹天子父。

为圣人师。

原来在此联嵌入两个典故,上联指【楚汉争霸】时项羽曾经烹过【汉】高祖刘邦的父亲;下联指【春秋】时孔子曾经拜过项橐为师,此联一出,与朱姓的针锋相对,而处处又压他一等,项姓人由此而扬眉吐气。

16:据说从前有个人名叫李廷彦,曾献百韵诗给一位大官,中间有一对云:

舍弟江南殁。

家兄塞北亡。

那位大官看了很同情他,道:想不到你家里竟接连遭到不幸。李廷彦忙道:实无此事,那是为了对仗工整才这样写的。

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就戏谑他说:你还不如写上爱妾眠僧舍,娇妻宿道房呢。若这样写,还可以保全你兄弟的性命啊!

17:镇海人陆志道,小时候对对子思路敏捷。九岁时他应童子试,县令出题说:

镇海县童生九岁。

陆对曰:

大清国天子万年。

县令很惊奇,把他带到水阁面试,并请他喝茶,又出题说:

入阁饮茶,连步可登麒麟阁。

陆应声对道:

临池染翰,何年得到凤凰池。

18:明大臣于谦年幼时,母亲把他的头发梳成双角。有一天他在学馆玩,僧人兰古春见到后,逗他说:

牛头喜得生龙角。

于谦立即对出下句:

狗口何曾出象牙。

兰古春听了感到很惊奇。

于谦回家后对母亲说:以后不梳双髻了。过了几天,兰古春又过学馆,看到于谦已梳成三角发髻,又逗他说:

三角如鼓架。

于谦又对道:

一秃似擂槌。

19:从前有个财主只肯出三分银子请秀才写副春联。财主说:对联要称赞我的酒好、醋酸、猪肥、人丁旺,店里又没有老鼠。那个秀才大笔一挥,很快就写成了:

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横批是:人多、病少、财富。

等财主付了钱之后,秀才又在上面加了几点,财主一看,此联成了:

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横披:人多病,少财富。

20:《清稗类钞文学类纪文达所见马神庙联》载:纪文达在京师,尝偕友过马神庙。庙门左掩一扇,上有联云:左手牵来千里马。友谓文达曰:且勿观下联,试各思之。文达曰:下联当为前身终是九方皋。及审视,乃右手牵来千里驹也。

21:杭州有师徒六人,老师刁钻乖巧,常常为难弟子,而实际上这老师并无多大学问,五个弟子倒很聪慧。

有一天,他们一同赴省试,要过一道关口。几个人走到时,大门已经关闭了,于是师徒相互埋怨。老师说:有个对子,你们若能对得上,我就认错,否则仍是你们的错。然后说出上联:

开关迟,关关早,阻过客过关。

一个弟子应声对道:

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老师用的是此时此地的情况,弟子用的也是此时此地的情况,老师很窘迫,说道:让你们对对子,你们偏以对子纠缠,而且硬扯到我身上,这个不算,再重新对。老师这样说,是估计再没人能对了,不料又一个弟子对道:

看画易,画画难,拉作家作画。

老师大惊,只好说每人都要对,想难住其他弟子给自己解围。于是,又一个弟子对道:

松扣快,扣扣慢,让侍儿侍扣。

老师说:还有两个人没对!于是又一个弟子对道:

停磨逸,磨磨劳,雇帮工帮磨。

最后一个弟子对的是:

听唱寂,唱唱喧,推解元解唱。

众弟子对完了,一齐请老师对,老师说:不是我不能对,几个好句,都被你们占去了,现在我真没什么可对了。众弟子说:那我们替先生对吧,下句为:

止扇热,扇扇凉,令长随长扇。

老师听了,仍然狡辩说:关对画不妥,对扣扣、磨磨、唱唱都不妥,必须另对,方才算数!众弟子又对道:

掌印官,印印仆,有管家管印。

用印印对关关,稳妥吗?

不!老师说:印与关虽然意思相连,但还差一点儿。众弟子斟酌了一阵,又合成一句为:

设渡费,渡渡廉,便快足快渡。

用渡对关,怎么样?

老师很惭愧,终于无话可说了。

22:苏东坡少时博览群书,有些自足,有一次,在门上写了一副对联: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没几天,一老者拿来一本小书,苏动坡一个字也不认识,很惭愧,便把对联改为:

发奋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23:【宋】王安石曾和苏东坡联对。他出的第一个对联是:

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此联甚妙。因为王安百出题那年,正好赶上个闰八月,而且正月和十二月都有立春。苏东坡虽然是文坛领袖,海内独领风骚,可碰上这种怪联,一时也对答不出,竟让王安石给难倒了。不过后人已经对出:

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王安石出的第二句是:

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原来北宋时苏州金阊门外到虎丘这段路称作山塘,约有七里行程,中间有一地名半塘。苏东坡不久前曾路经此地,所以王安石以此出题。苏东坡想一想,对道:

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

王安百出的第三句是:

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

润州(即今江苏镇江市)古代名铁瓮城,面临大江,背靠群山,其山名曰金山、银山、玉山等,山上有寺庙观宇佛殿僧房,苏东坡刚刚游览过。苏东坡寻思多时,未能成对,只好认输。

24:【宋】神宗时,辽国派来使者,苏东坡奉诏接待。

辽国使者 知道苏东坡是著名文人,于是出个对子,请他应对,对子是:

三光日月星。

这个上联看去虽不难,其实很难对。因为上联不仅有数字,还有三种互相关联的不同事物。而下联难就难在不但前边必须有不同的数目字,而后边的事物又只能是三种,这个矛盾十分难以解决。但苏东坡只是略加思索,就答道:

四诗风雅颂。

风、雅、颂是指古代经典《诗经》的四个组成部分,即国风、小雅、大雅和颂。其中大雅、小雅又总称为雅。另一个说法是《诗经》有毛、韩、鲁、齐四家(为汉时注解《诗经》的四家学者),所以是四诗。这样恰好解决了数目字和事物多少的矛盾。

辽使听了,不禁大为赞叹。二人正在闲话,忽然雷雨大作。苏东坡见景生情,吟道:

一阵风雷雨。

然后他对辽使笑道:我这个一阵风雷雨也可以用来对你那个三光日月星。

辽使听了摇摇头道:这个虽能对上,却不见好,象打油诗。

苏东坡略一沉吟,又道:我还有个好的,你且听:

四德元亨利。

辽使问:你这四德只道出三德,尚缺一德。苏东坡笑道:那一德乃先皇圣讳,臣下不得念出。

原来《周易》中乾卦有四德之称,为:元、亨、利、贞。当时先朝皇帝【宋】仁宗名叫赵祯,祯与贞同音,为圣讳。苏东坡巧用圣讳,从 四德中删去一字,作成妙对。

辽使抚掌大笑,连声称妙。

25:苏东坡与佛印二人常相戏谑,喜作哑联。

有一回,二人河上泛舟,饮酒赋诗。忽然苏东坡连声唤佛印看一物,佛印低头一看,原来是水面上有块肉皮浮到岸边,被一只狗叼住,在那里使劲地撕咬。佛印大为生气,苏东坡却哈哈大笑。

佛印想了想,即将写有苏东坡诗句的一张纸抛大水中,看着纸片在水面飘荡,佛印也高兴地笑了。

原来这是他二人作的一付哑联。苏东坡出的是:

狗啃河上皮。谐音:狗啃和尚皮。

佛印答的是:

水漂东坡诗。谐音:水漂东坡尸。

不久他们离船登岸,观赏田野风光。这时,有一村姑挑着稻禾从田间上到小道,苏东坡急忙拉住佛印,让他看,佛印看后,亦不作声,只是四下东张西望,见山前有位樵夫,正在用力地砍伐一株腐朽的老树,便指给苏东坡看,苏东坡看后哈哈大笑。原来这又是他二人作的一付哑联。

苏东坡出的是:

村姑田里担禾上。谐音:村姑田里担和尚。

佛印答的是:

樵夫山前伐朽材。谐音:樵夫山前伐秀才。

二人信步走到一座藕池旁,只见池中莲子已熟,残荷枯乱,苏东坡又拉住佛印,要他细细品味。

佛印看了看,又举头四望,随后高兴地将苏东坡拉到池东边的一块坡地上。那块地本是庄稼地,因无人耕种,现已长满杂草。二人相视而笑,十分快活。

这是他们对的第三付哑联。苏东坡出的是:

莲子已成荷长老。谐音:莲子已成和尚老。

佛印答的是:

庄稼未种东坡荒。谐音:庄稼未种东坡慌。

又一日东坡带家眷出去游玩,遇到佛印在水边挖蚌吃,于是说道:

佛印水边寻蚌吃。谐音:佛印水边寻棒吃。

佛印一听,以东坡带家眷而来而对道:

东坡河上带家来。谐音:东坡河上带枷来。

26:苏东坡有一次和诗人黄庭坚来到野外游玩,坐于一株古松下饮酒下棋。一阵春风吹过,松籽偶落于棋盘上,苏东坡当即以此吟道: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黄庭坚引颈四望,见不远处有一老翁坐于柳树下钓鱼,即对曰: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飞。

第二天晚间,二人相携到江边散步,只见水天空阔,横无际涯,彩霞成绮,渔舟唱晚,黄庭坚随口出联:

晚霞映水,渔人争唱《满江红》。

苏东坡对:

朔雪飞空,农夫齐歌《普天乐》。

27: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才女,与苏东坡二人经常谈论学问,吟诗作对。

有一日,兄妹二人正谈得高兴,忽然佛印和尚闯了进来,苏小妹急忙躲入帐中。佛印见了,即出言戏道:

碧纱帐里坐佳人,烟笼芍药。

苏小妹恼怒和尚搅了她和哥哥的清谈,又出言戏弄,当即写了一个下联,令丫环拿出去。佛印一看,下联是:

青水塘边洗和尚,水浸葫芦。

苏东坡拍手称妙,佛印只能苦笑。可苏小妹余怒末息,又出了个上联,命丫环送出来。那上联是: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这上联利用拆字法,讽剌佛印虽然是个僧人可并不能成佛。佛印想了半天,也未能思得妙对。正巧此时有个使女送茶,他灵机一动,答道: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下联也利用拆字法,贬损苏小妹作为女人只能称奴婢。苏东坡拍掌大笑,连连称妙。苏小妹心有不甘,四下一望,见墙上有一幅山水画,画的是和尚渡江图,于是吟出一联:

和尚撑船,篙打江中罗汉。

佛印张口即道:

佳人汲水,绳牵水底观音。

苏小妹听后,也暗自佩服佛印果然名不虚传。

28:苏小妹偶然中写出一联:

月下杜鹃喉舌冷。

花前蝴蝶梦魂香。

苏东坡叹为妙句,还为此宴客炫耀。王安石知道后,让仆人在其门前摆一张桌子,布标上写着专门修改天下奇联妙句。苏东坡有意为难他,当众出示苏小妹的对联,那人看了后道:这两句不通!月下的杜鹃,如果闭着嘴飞,风吹不进喉舌,何以会喉舌冷呢?花前的蝴蝶,多半还是飞着的,何以会梦魂香呢?众人便要他修改,他问:是大修还是小修?众人说:大修怎样?小修又怎样?那人说 :大修就另作两句,小修就按他的原句改一改。众人说:那就原句改一 改吧。那人提笔就改:

啼月杜鹃喉舌冷。

眠花蝴蝶梦魂香。

苏东坡的加赞赏。

29:相传苏小妹才名远播,有不少官宦世家富人子弟都梦想着与她缔结良缘。但苏小妹不重富贵贫贱,唯才是举。

当时有一权贵之家的公子名方若虚,将自己写的词赋文章拿给苏小妹看,想博得她的欢心。谁知苏小妹看后在其文章上写一联道:

笔下才华少。

胸中韬略无。

苏东坡偶然看到后,心里直抱怨苏小妹以文招祸。因为这位方公子的父亲是朝中极有权势的一位大官,而且肚量极小,忌贤妒能,最善陷人入罪。万一方公子要其父出来作对,岂非给家中惹来一场祸事!于是他想一想,在此联的末尾各添了一个字,变成:

笔下才华少有。

胸中韬略无穷。

这样,原来的批评、贬斥变成赞美、颂扬,免去了一场祸事。

30:传说苏小妹与秦观结成百年之好,新婚之夜时,苏小妹曾三难新郎。三难的第三个题目便是对对子。苏小妹出的题目是:

闭门推出窗前月。

秦观起初一看,觉得甚是容易。可仔细一想,又觉得这联出得十分巧妙。若对得平常,便不见高明。若对出水平,着实不易。他左思右想,来回踱步,很久未能得一字。又听得谯楼上已报三更,心中更加慌乱。

苏东坡恰值此时醒来,心中惦记秦观,便走过小妹院来打探消息。远远望见秦观正在月光下团团徘徊,口中只是一个劲儿地吟闭门推出窗前月。

苏东圾想,这定然是小妹出题为难妹夫。他见秦观口中反复吟诵,脚下步子大乱,便欲为妹夫解围。举头张望,只见院中月色皎洁,花草摇曳,轻风徐来,树影婆娑,虽然十分令人陶醉,可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作联。

苏东坡正在暗暗起急,忽见院子西南角有花缸一只,里面满贮清水,水中映出一轮月影。此时秦观也偶然步至此处,倚缸而立。

苏东坡心中一动,暗自叫道:有了!刚想过去告诉秦观,又怕小妹知道了,以此嘲贬妹夫,使秦观脸上无光。于是苏东坡微咳一声,从地上拿一小小石块,投向缸中。水被石块所击,溅起几点水花,直扑在秦观身上。水中天光月影,顿时纷淆混乱。秦观马上有所感悟,对出下联:

投石冲开水底天。

苏东坡眼见秦观兴冲冲进了新房,房内一阵笑语后人寝灯息,这才微笑离去。

31:苏东坡被贬至黄州做团练副使后,并未因此心灰意懒,而依旧攻读经史并为当地士子讲学。由于苏东坡文名盖天下,独领风骚,所以远近慕名而来者不计其数,甚至有人背着干粮从千里之外赶来听讲。结果此事惊动了朝廷,怕苏东坡在此惑众闹事,于是派来一名学官,名为巡视学生,监督学业主持考试,实为查看动静。经过细察密访,并未发现苏东坡有何越轨之处。但学官心有不甘,他 总想找个机会显显自己的才华,把苏东坡压下去。

一日午后,学官来到苏东坡正在讲学的书院,寒暄过后,即对苏东坡说:学士名扬四海,为天下文人景仰,从学者络绎不绝,想来是人才辈出,个个满腹经纶。我想领教一下他们的才华,不知学士是否应允。苏东坡笑道:这有何难。当即叫了几名学生到学官面前来,请他出题。学官早在几日前就挖空心思地想过,苏东坡的学生们肯定熟读经史擅长词赋,如考这些,正中他们的下怀,不仅考不倒他们,自己还难以下台。要考他们,必须走个冷门,打他个措手不及。因此他绞尽脑汁地想了一个对子。

此时,他清清嗓子,大声说:本官今日别的不考,只考作对子。本官出一上联,你们可答下联。随后,他道:宝塔尖尖,七层四面八方。

果然如考官所料,这几个学生都以为学官要考经史词章,没想到竟然考作对子,顿时紧张起来。可越慌乱越紧张,此时围来看热闹的人也越聚越多,更让学生们心乱如麻,汗如雨下,满面羞愧,无地自容,一个个只是发呆。

学官看见这副情景,大为得意。于是他用手指着一个学生问:你会吗?那个学生慌忙把白嫩嫩的手连摇了两摇,不好意思开口说不会。

学官又指第二个学生,间:你呢?这个学生也跟前边的学生学,不说话只是摇手。学官又一连往下逐个问去,所有的学生都仿效前边的榜样,不说话光摇手。

学官见自己终于难倒了学生,让苏东坡现了眼,非常得意,于是幸灾乐祸地转头望着苏东坡说:苏学士,您的门下。

苏东坡从容一笑,截住他的话道:这种简单题目,如何能难住他们。

学官不禁惊奇地间:既然简单,为何应答不出呢?

他们不是已经对出来了吗?苏东坡更是出语惊人。

学官不禁大笑:苏学士,不要拿老夫开心。他们已经分明摇手认输。

非也非也。苏东坡不慌不忙地说。您把他们召到一起应对,使他们颇感不便。前面的人会对而不好说,说出恐后边的人因袭,所以他们便以手势作答。此手势正是他们的下联。

这下学官犹如坠入五里云雾,忙间:手势如何是下联呢?

苏东坡一笑,道:你这上联是:

宝塔尖尖,七层四面八方。

下联是:

玉手摇摇,五指三长两短。

学生们一听,如释重负,连声赞美。看热闹的人群中也发出阵阵欢呼。

学官目瞪口呆,最后只好自我解嘲地说:苏学士天下独步,高足们才华不凡,佩服之至,佩服之至。

32: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某日于公务之暇,换上便装,独自一人来到莫干山上的一座寺庙申游玩。

寺中的住持不认识苏东坡,只当他是普通香客。见苏东坡进了门,很不以为礼,只冷冷地从鼻孔中哼一声:坐,并且不情愿地对小和尚吩咐道:茶。

二人谈了一会儿后,住持发现苏东坡谈吐不凡,很有才学,觉得他有点来头,便作出比较恭敬的样子,说:请坐。又郑重其事地吩咐小和尚道:泡茶。

谈到后来,住持才知眼前此人即是名闻天下的苏东坡,他 急忙起身离座,打躬作揖,满脸堆笑,一连声道:请上座!又再三叮嘱吩咐小和尚:泡香茶!

二人谈完,苏东坡起身告辞。住持急忙捧出纸笔,敬求墨宝,苏东坡毫不推辞,微微一笑,挥笔写道:

坐、请坐、请上坐。

茶、泡茶、泡香茶。

住持接过一看,目瞪口呆,不知是哭是笑。

33:从前,有位年轻的私塾先生,发现一个学生的作业簿上,经常有别人批改的字迹,蝇头小楷,清秀可爱。一打听,原来是那学生的姐姐批改的,天长日久,先生对那位学生的姐姐渐生爱慕之情。于是有一天,他悄悄地在那学生的作业簿里夹一张字条,字条上写道:

桃李杏鲜花何时开放?

学生的姐姐看到字条后,以为先生心术不正,便提笔在背面写了一个对句:

稻粱菽杂种什么先生?

先生看到这揶揄自己的下联,也不生气,只是在字条上写了一句解释的话:

竹本无心,节外偏生枝叶;

姑娘见到这回敬自己的下联,也回了一句表白的话:

藕虽有孔,胸中不染埃尘。

先生见她预期与以前不同,便乘机借景抒情表明心迹:

湖水涟漪一碧深情何不生莲(怜)?

聪慧的姑娘对这位一往深情、文采风流的书生开始产生了爱意,因而作对句回复他:

秋波含笑两只秀目怎可无眉(媒)?

先生知道这是姑娘在暗示自己要有明媒引线,便高高兴兴地央请媒人说合,故而联语传情,一对才子佳人终成眷属。

34:从前,某员外有位才貌双全的女儿和一个小儿子,儿子尚年少,员外便请来一位先生教儿子读书。一日,先生出了一句上联叫学生对句,这上联是:

有客登堂,惊醒万里春梦;

学生对不出来,就请他姐姐代对,小姐对曰:

无人共枕,枉费一片痴心。

先生一看下联,猜想十有八九是姐代弟对,自以为小姐对他有心,便自作多情地再出一联试探:

六尺彩绫,三尺系腰,三尺坠;

小姐看了,毫不介意,依然代弟对道:

一床锦被,半床遮体,半床闲。

先生看罢,得意忘形,满以为小姐钟情于他,便欲与小姐订情,又赤裸裸地写一上联:

风紧林密,问樵夫何处下手;

小姐见此,一问弟弟便知先生已误解,认为先生心术不正,即回复下联,请先生弃除此念,联曰:

山高水深,劝渔夫及早回头。

先生自讨没趣,作联自我解嘲:

竹本无心,节外偏生枝叶;

小姐以联表示自己清白无暇,联曰:

藕虽有孔,心中不染垢尘。

先生连遭训斥,心中凉了半截,但又不死心,仍然出联纠缠:

桃李杏梅,这些花哪时开放?

小姐厉言正色对曰:

稻麦黍稷,此杂种是何先生?

先生黔驴技穷,情场失意,心中忿忿然,一直怀恨在心。在小姐出嫁,生了双胞胎之后,先生又戏弄小姐,出一联曰:

谁是先生子?

孰为后生儿?

小姐见先生无赖之极,毫不客气地说:

后生也余子;

先生亦我儿。

35:一个衙役突然成了暴发户,就千方百计地供养他的儿子读书,还专门为他请了教书先生,为的是将来能改换门庭,光宗耀祖。无奈他的儿子已学会了做衙役的行当本色,终究难以改变。

一天,这个衙役的哥哥手持羽扇踱步走来,教书先生就趁机出了上句让学生对下句:

大伯手中摇羽扇。

学生对出:

家君头上戴鹅毛。

先生无奈,只得又出六字对:

读书作文临帖。

学生忙对:

传呈放告排衙。

先生又出五字对:

读书宜朗诵。

学生对道:

喝道要高声。

先生又出四句对:

七篇古文。

学生又对:

百下大板。

先生越听越有气,就责骂:

别胡说。

学生以为又是让他应对,就连忙答:

往下站。

先生更生气了,骂道:

放屁。

学生马上对出:

退堂。

先生见学生实在无法引导,就只得无可奈何地用鼻子哼了一声,学生很机灵,当即对出下句:喝。

36:有一家请了个教书先生,主人对先生饮食供奉得很差,每餐只让先生吃萝卜。先生心中不满,但嘴上却不说。

有一天,主人请先生饮酒,也借机考考儿子的功课。先生便预先对学生说:令尊在酒席前如果让你对对子,你看我筷子夹什么,就以什么对。学生答应了。第二天,东家摆了酒席,请先生上座就坐,学生侧坐。主人说:先生每天费心,想必令徒的功课肯定每天都有长进了。先生说:若说对对子,还算可以。

于是,主人说道:那么,我出个两字对让学生对对看。这上句是:核桃。学生看着先生,先生拿筷子去夹萝卜。学生便对道:萝卜。

主人听了说:对得不怎么好。便又出一句:绸缎。先生又用筷子夹萝卜,学生便又对道:萝卜。主人问:绸缎怎么能对萝卜?先生接过话头说:萝是绫罗绸缎的罗,卜是布匹的布,有什么不可?

主人无话可说,只好再想题目。他抬头看到隔壁东岳庙,便出题说:鼓钟。先生又用筷子夹萝卜,所以学生仍然对萝卜。主人说道:这回更对不上了。先生又接过话 头说:萝是锣鼓的锣,卜是铙钹的钹,有什么不可以?

主人听了,说:勉强之至。便又出个二字对说:岳飞。先生又夹萝卜,学生又对萝卜。主人说:这可不行。先生说:岳飞是忠臣,罗卜是孝子,有什么不行?主人听了大怒,问道:先生为何总让学生对萝卜?先生也发怒说:你天天叫我吃萝卜,好不容易请客,又让我吃萝卜。我眼睛看的是萝卜,肚里装的也是萝卜,你为何倒叫我不教令郎对萝卜?

37:有个叫丘琼山的人,小时候跟着老师在乡里一官宦人家私塾读书。他很聪明,远近闻名,可那官宦人家的孩子却最不喜欢读书。

有一天,老师外出,官宦人家的孩子也偷偷跑回家,只有丘琼山还在学堂学习。当时天下大雨,丘琼山的座位上方正好是个瓦缝,雨漏下来,滴在丘琼山的肩上。于是,丘琼山就把那个官家公子的座位移到漏雨的地方,把自己的座位换过去。

老师回来后,官家公子看到丘琼山占了自己的地方,便向老师告状。老师说:我出对子给你们对,谁对上了,就算谁有理。接着说出上联:

点雨湿肩头。

丘琼山脱口答道:

片云生足下。

这个下联暗含自己将来会步上青云的意思,老师十分赞赏。官家公子对不上,觉得既羞愧,又恼怒,便回家哭着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父亲。

他父亲大怒,把丘琼山召来,又出个对联考他:

孰谓犬能欺得虎。

意思是:谁说狗能欺负虎?把自己的儿子比作虎,把丘琼山比作狗。丘琼山立即答道:

焉知鱼不化为龙!

意思是:怎知鱼有朝一日不能变成龙?相传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即化为龙,古人常以此比喻某人科举中第,一下由平民变成高官。这位做官的听了丘琼山的话,很吃惊,明白他将来怕是不同凡响,便说好话安慰一番,送他回去了。

38:旧时有一家人家结婚,把丧联:

流水夕阳千古恨;

春露秋霜百年愁。

错贴于喜堂之上,客人一见,无不惊异,因碍于情面又不便明说。当新娘来到喜堂见此联时,不免暗中叫苦,但她灵机一动,来到丧联旁,将上下 联尾各截去一字,丧联立刻变成下面的喜联:

流水夕阳千古;

春露秋霜百年。

39:相传清末有一戏班子,在某年除夕聚会时,商议如何写春联。最后商定每人写一付,比比谁最有文采。而且要求不写空话,要写实事和感受。

演小生的想,我常演文武小生,戏中经常金榜题名成了状元,何等风光!可卸了装仍然是个普通人,犹如大梦一场。于是,他出联道:

文成武就,金榜题名空富贵。

演花旦的想,我常扮成千金小姐,与才子贵人缔结良缘,可一下了台也是依然故我。于是应道:

男婚女嫁,洞房花烛假风流。

两个武生演员出联戏道:

你一刀,我一枪,虽杀未恼。

老生演员一听,忙道:

轿上来,马上去,非走不行。

几位经常扮演多种角色的演员一番合计,作联道:

或为君子小人,或为才子佳人,登台便见;

有时欢天喜地,有时怨天恨地,转眼皆空。

编剧本的一琢磨,作联道:

戏剧本属虚,虚中寻实,实非为实,虚非为虚,虚虚实实,方寸地生杀予夺,荣辱贵贱,做来千秋事业,莫道当局是假。

乐队人员商议多时,对道:

唱弹原为乐,乐中藏忧,优民之忧,乐民之乐,乐乐忧忧,顷刻间悲欢离合,喜怒哀俱,现出万代人情,须从戏里传真。

设计戏台道具的人不甘示弱,作一联道:

戏台小天地,

天地大戏台。

最后大家难分高下,一笑作罢,倒给后世留下一段佳话。

40:相传苏州有个富商请唐伯虎为他的店铺写付对联。唐伯虎咯加思索,提笔写道:

生意如春意。

财源似水源。

写毕,唐伯虎很是得意。在联中以春意象征生意兴隆,蓬勃发展,以水源象征财源滚滚,长流不断,确实很有新意,比一般店铺门前那些平凡府俗一味追求招财进宝生意买卖达三江,通四海的对联强多了。

可商人本来唯利是图、胸无点墨,他嫌这付对联写的太高雅,不合口味,一定让唐伯虎再另写一付。唐伯虎心中厌烦,眉头一皱,提笔写道:

门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虫,队进队出。

柜里铜钱,犹如冬天虱子,越捉越多。

商人见了,连声赞好,拍掌称妙,急忙高高悬挂门前。唐伯虎冷笑一声,掷笔而去,

41:有一贪官,为表其清白,于衙门书联:

爱民如子。

执法如山。

夜里,有人在其联下续上二行:

爱民如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

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其为山乎。

众人看了,无不发笑。

42:【清朝】乾隆年间,揭邑梅都有一才子黄义生,生平嫉恶如仇,恢谐风趣。

当他在揭阳县衙任书办时,见县官只晓得搜刮民财,奉承上司,不理民间疾苦,心中十分不满,但苦于是顶头上司,故莫耐他何,真是敢怒不敢言。这年大年三十夜,县官竟在县衙门口贴上春联,上下联是:

一心为民两袖清风三思而行四方太平五谷丰登。

六欲有节七情有度八面兼顾久居德苑十分廉明。

横额是:福庇百姓。

初一清晨,县官还昏睡锦帐里,衙门口已是人山人海,熙熙攘攘,还不时有人高声喝彩写得真妙呀!群众喝彩声将他吵醒。他细听一阵,才十分得意地起身,搂着正在梳妆的小妾说:夫人,下官文彩如何?那小妾一听,即回眸一笑并打情骂俏地说:看你肚大如牛,想不到竟能写出好对子,教万民折服,真是可喜可贺!谁知正说间,有一衙役慌慌张张地撞进卧室道:禀老爷,事情不好了,不知是谁在春联外又贴了一副白对联。他一听,急推开小妾,顾不得穿上外衣便三步并作两步赶到衙门口,举目一望,登时满脸煞白,只见上下联写的是:

十年寒窗九载煎熬八进科场七品到手六亲不认。

五官不正四蹄不羁三餐酒肉二话不说一心捞钱。

横额是:苦煞万民。

县官一见,登时昏倒。

43:某知县,他上任伊始,即在县衙门口贴出了一副对联:

一不要钱,二不要命;

三不要官,四不要名。

可他上台没几天便贪赃枉法、草菅人命、原形毕露。

于是有人在他的对联每句话后面添了两个小字,使原对联的思相反:

一不要钱,嫌少,二不要命,嫌老;

三不要官,嫌小,四不要名,嫌臭。

44:【清】多琪曾在湖北浠水任县长达八年,在他的任期内,各种苛捐杂税多如牛毛,老百姓苦不堪言,大家恨透了他。有一年除夕,多琪竟然恬不知耻地在大门口贴了一副对联:

奉君命来守是邦,两度蝶飞,只求头上有青天,眼前赤子;

与其民共安此生,八年鸿爪,最难忘山间白石,寺里清泉。

当晚有人将他门口的对联改为:

奉君命肆虐是邦,两度蝗飞,哪管你头上青天,眼前赤子;

与胥吏共刮此土,八年狼藉,只剩得山间白石,寺里清泉。

45:【清末】一县令在县衙门正厅悬挂了一副对联:

得一文,天诛地灭;

听一情,男盗女娼。

可事实上凡有送礼、贿赂他照收不误。有人不解,问县令就:老爷这样做岂不违背了自己的誓言?县令答到:我一点儿也没有违背我的誓言,我收的贿赂并非一文,我徇的私情也不是一件一事啊。于是有人背地里把他的对联改为:

只得一文,天诛地灭;

仅听一情,男盗女娼。

46:【明】代有一农家主人,极为喜好作对子,整日迷恋不已,到了后来,连日常说话办事也经常出口成联。某日,他来到地边,对在雨中耕地的儿子呼道:

迷濛雨至,停耕南陇之田。

这时恰巧有位远方行客,从他身旁经过,便接道:

泥泞路遥,望作东家之客。

主人一听客人对出下联,觉得遇到知己,急邀他到家中避雨。来到家中,主人吩咐家人道:

客已至矣,庭前准备茶汤。

谁知客人却接道:

宾既来兮,厨下安排酒席。

主人对客人谦让道:

不嫌茅屋小,请君略坐片时。

客人笑道:

且喜华堂宽,留我何妨数日。

主人陪客人吃喝直到夜深,作联道:

谯楼上,咚咚咚,铿铿铿,三更三点,正合三杯通大道。

客人应道:

草堂前,你你你,我我我,一人一盏,但愿一醉解千愁。

撤去酒宴,主人请客人就寝,说:

匡床已设,今宵且可安身。

客人谢后,却又道:

主意殷勤,明日必留早膳。

第二日一早,主人忽闻门外有声,出去一看,原来是客人蹲在地上磨刀。主人大惊,忙间:

有问尊客,何以操刃而磨?

客人答日:

无故扰东,必当杀身以报!

主人听后面无人色,道:

倘死吾家,未免一场官府事。

客人竟死皮赖脸地说:

欲全我命,须有十两烧埋钱。

主人无奈,只得用首饰等凑成十两白银,捧给客人,道:

首饰凑成十两。

客人却毫不领情地说:

戥头尚短八钱。

主人送客人至大门,道:

千里送君终有别。

客人却笑道:

八钱约我必重来。

主人哭笑不得,连连挥手道:

恶客恶客,速去速去速速去。

客人若无其事,频频作揖道:

好东好东,再来再来再再来。

半年之后,忽然一天,主人家门前来了不少骑着高头大马穿着鲜衣丽服的人。主人不知是福是祸,急忙到门外相迎,只见这些人众星捧月般地簇拥着一位公子。主人也不敢抬眼看,但听公子笑道:好东,尚识得恶客否?主人抬头一望,原来这正是半年前那位赖皮赖脸的客人。公子上前牵着主人的手,二人进了屋,一番叙谈后,才知这位公子也极爱作对,且又生性风流好戏谑。那日见主人出口不凡,所以故意与主人戏耍一番,今日特来偿还银两。说罢,取出二百两白银,交给了主人。从此,二人成了忘年交。

47:有一次,乾隆皇帝和纪晓岚对句为戏。乾隆出联:

两碟豆。

纪晓岚道:

一瓯油。

乾隆改口道:我说的是

两蝶斗。

纪晓岚随即说:我念的是

一鸥游。

乾隆又说:

林间两蝶斗。

纪晓岚道:

水上一鸥游。

乾隆开心大笑。

48:纪晓岚年老后经常生病,到处延医求治。但有不少医生都是庸医,使他吃了不少苦头。有一次,纪晓岚偶读唐诗,见唐朝孟浩然诗:

不才明主弃,

多病故人疏。

忽然心血来潮,将两句诗中两个字的位置变了一变,竟改为一付讽刺庸医的对联:

不明财主弃,

多故病人疏。

纪晓岚只颠倒两个字的顺序便改成一付讽刺庸医的妙联,可称联中高手,聪敏过人。

49:【清】徐珂《清稗类钞文学类纪文达所见马神庙联》载云:纪文达在京师 ,尝偕友过马神庙。庙门左掩一扇,上有联云:左手牵来千里马。友谓文达曰:且勿观下联,试各思之。文达曰:下联当为前身终是九方皋。及审视,乃右手牵来千里驹也。

50:【清】诗人宋湘外出游学,来到某地。当地有一官宦之家,仗着权势横行不法,欺压善良百姓,乡里人虽然个个恨得咬牙,却无人敢与他抗争。宋湘得知后,心中十分不平。

一天,宋湘来到他家门口,见门两侧贴着一付对联,写 的是:

诗第一,书第一,诗书第一;

父状元,子状元,父子状元。

骄横之气焰,目中无人的狂妄由此可见。宋湘看后,有心要折折他的气焰,耍笑耍笑这家人。他抬头四望,看见这家的对门正好是一座药铺,便进去与店主商量。店主刚好平时也饱受官宦的欺压,听了宋湘的心思,连连叫好称妙,于是宋湘便写了一付对子,店主将其张贴于门 外。对子是:

生地一,熟地一,生熟地一。

附当归,子当归,附子当归。

表面看:生地、熟地、附子、当归是四味中草药,用来为药铺写对联,恰如其分。实际宋湘利用了谐音读起来实际是:

生第一,死第一,生死第一;

父当龟,子当龟,父子当龟。

药铺挂出此联后,正与权贵家的对联隔街相望。见者无不拍掌称绝,大快民心。

51:有个人被请到一家教孩子读书。为了不至于被解雇,他常在主人面前称赞学生聪明,读书读得好。主人不信,便让儿子当着自己的面对对子。

老师先出个一字句:

蟹。

学生对出:

桑。

老师大加赞赏。主人 觉得并不好,老师便解释说:我出的题有隐意,蟹是横行的东西,令郎对桑,暗含有独立的意思,岂不绝妙?

主人又让老师出个两字句,让儿子对。老师便说:

割稻。

学生对道:

行房。

主人听了大怒,老师又赞赏不已。主人责怪老师,老师解释说:这个对子也有隐意。我出割稻,意思是积粮防饥;他对行房 ,意思是养儿防老!

52:一个学馆中有两个学生,一个聪明,一个呆笨。老师出题考他们对对子, 正好院子中有梅树,老师便指着树出题:

老梅。

聪明学生看到盆里种柏树,便对道:

小柏。

老师说:好!又让另一个学生再对得好些 。剩下那个学生不会对,他把小柏误听成小伯,便对道:

阿爹 。

老师见他对得不像话,大怒,用戒尺打他。他哭道:他小伯不打, 倒来打阿爹!

53:一九六五年,华罗庚率领的推广统筹法小分队在石家庄市工作。一天,华罗庚找他的队员陈德泉、计雷,他俩正下围棋入了迷,听到喊声,赶忙把被子拉过来盖上,可是动作慢了点,露出了马脚。华罗庚笑着说:正好工厂提了个问题,咱们来研究一下!他把围棋盘上的棋格作为时间和劳力的座标,一个棋子代表一个任务,并且在上面注明,先在棋盘上摆出初步计划来,然后,一面讨论,再一面修改。紧张的气氛变得轻松愉快了。后来,用围棋讨论问题的办法不但在他们中间固下来,而且迅速地在工人和干部中间流传起来。华罗庚听后很高兴,给大家送了上面这副对联:

观棋不语非君子,互相帮助;

落子有悔大丈夫,改正缺点。

此联改自古语:

观棋不语真君子;

落子无悔大丈夫。

54:特殊年代什么都有它的印记,就连结婚也不例外。这件事发生在文革期间的1974年4月尾,有一老贫农的儿子准备五一结婚。那时候讲究破四旧,立四新,但几个亲戚一合计,觉得对联还是要贴的,于是拟了一副:

两个节约能手;

一对勤俭夫妻。

横披:勤俭持家。

生产队的批林批孔小组长见了,说:你们不关心集体生产,只顾勤俭持家,这不是搞资本主义自发吗?老贫农听了,只得将对联改成:

两个生产能手;

一对劳动夫妻。

横披:劳动光荣。

真不巧,大队大批判组长下来布置任务,看见这副对联,说:现在天天大讲继续革命,这副对子宣传唯生产力论,不行,得改!老贫农又将对联改为:

两个革命能手;

一对团结夫妻。

横披:相亲相爱。

恰好,公社大批判办公室主任下来检查运动,见到这副对联说:阶级斗争是你死我活,要团结就要先斗争,相亲相爱不是调和矛盾吗?老贫农听了,吓得连忙找人商量,于是改为:

两个斗争能手;

一对矛盾夫妻。

横披:你死我活。

55:吴中有个人,家境贫困,时常以弄蛇谋生。大儿子讨饭,二儿子钓捉青蛙,三儿子唱采莲歌向人求乞。这人到了晚年,家产才渐渐丰厚起来。一天,他聚集家人说:我们起家贫穷,今天幸而富裕了,看来子女必须学习文化,方可振作家庭声誉。于是便请私塾先生教三个儿子学习。一年后,教师常常称赞他们学业与日俱进。老人便邀约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