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石榴

更新时间:2024-03-29 04:05:45

简介

牡丹石榴,它是集牡丹花和石榴的优点去其缺点而形成的一个新品种,因其具有牡丹和石榴的基因属性及表现特征,故名牡丹石榴。该品集观赏、食用、药用、保健、绿化于一体的品种。

形态特征

 

牡丹花石榴1

 

牡丹花石榴牡丹花石榴是植物王国里珍惜品种,石榴中珍贵品种。她因具有牡丹一样大小的花而得名。在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她先是因花量多,座果相对少而倍受冷落,目前百年以上生母树不足20棵;时至今日,她又因花量多花形大而极受推崇,身价猛增百倍。花朵有单花、双花及多花之分,颜色有红色、粉红色、白色三种。五月上旬见花,五、六、七月份为盛花期,八、九月份花朵渐稀。盛开的花朵直径在8厘米以上。一般二年苗始花,三年后结果。花后即座果,六、七、八月份石榴生长迅速,九月上中旬成熟,一般单果重500克左右,果色黄里透红。籽粒红色,多汁,味甜微酸适口,风味特佳,品质上乘。

特点

牡丹石榴的枝条长势强劲,生长有序,不像其它石榴枝条生长较乱,刺多扎人,使人不敢亲近。她的枝条自然开张,分布均匀,树型漂亮,叶片浓绿,大而厚,给人以清新舒畅的感觉;最漂亮的是它的花开的特别大,特别红,花径8~12公分,而且是千层、重瓣,极像牡丹花,所以我们称它为"牡丹石榴"。令人惊奇的是,牡丹石榴的花期特别长,从5月开到10月,是牡丹花期的20倍;最令人感到神奇的是,一棵7~8公分的牡丹石榴树竟开2~3千朵花,满树都是红花,真是"石榴花开红似火",好一派吉祥、喜庆的景象!七、八、九三个月,红花、绿叶、珍果,竞相辉映!

石榴是吉祥的象征,牡丹是富贵的象征,牡丹石榴是幸福长久的象征!牡丹石榴--开牡丹花,结石榴果,花期5个月,堪称绿化美化极品!

1、历史悠久。现已栽培两千多年。

2、开花早。一年苗栽后,二年试花。一般开花可比同类石榴早15~20天。

3、花期长。从五月到九月,花期最长可达120天左右。

4、花色多。有大红,粉红,白色之分,且随时间推移花型变化较大。

5、花量多。盛花期开花量是同龄石榴树的3~5倍。

6、花中开花。立地、气候等条件好的情况下,花开枯而不落,从原花中长出新花覆盖原花,返老还童。

7、果实大。一般单果重500克左右。

8、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宜酸碱度区间大。

园艺折

牡丹石榴生长习性、栽培与管护如同一般石榴,耐旱瘠、耐酸碱能力较强,山地平原均可栽培,在家庭及公园栽培表现良好。牡丹花石榴是建筑花园式城市,开发旅游景点,发展观光农业,美化名胜古迹,制作盆景盆栽,美化庭院的最佳树种,也是高档的礼品树种,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牡丹花石榴树的栽培折叠编辑本段牡丹花石榴树是集观赏、食用、绿化、美化环境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新型、珍稀花果树品种。此树长石榴叶,开牡丹花,既可大田广种,又可供家庭、宾馆、旅游胜地栽培,开发前景极为广阔。下面就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特征特性。

该品种适应性极广,只要能栽培石榴树的地方皆可栽培。其花朵大,形状极似牡丹,最大直径可达12厘米左右,温度越高花开的越多,能耐40至45摄氏度的高温。成树每年开花量可达2000至3000朵。花期一般从五月初到国庆节前夕,一般单果重达500克左右,最大果重780克。果色全红光亮或黄里透红,籽粒红色透亮,味甜微酸,口感好。

二、苗木繁育方法。

1、苗木的选择:一般选用健壮的一年生枝条为主,其直径以0.5到1厘米为宜,长度为10至15厘米之间即可。二年生枝条也可。

2、扦插时间:春天解冻之后,温度合适即可扦插。

3、插扦方法:把剪好的枝条放入配置好的生根剂液体中,泡2小时取出,以行距20厘米、株距15厘米扦插即可。

4、土壤要求:田地要求透水性强的沙质半沙质土壤,施土杂肥少许,深翻整平。

三、花果园的建立。

1、苗木标准:一年生树苗,高0.8米以上,旺株底部直径1厘米左右。

2、园地选择:石榴树幼苗怕冻,选择地势要求背风,冬季遮挡北风。

3、栽植时间:北方最好在春季化冻后栽培,这样可免去冬栽防冻的工序,也可在早夏栽培。

4、栽植方法:以南北、东西向栽植为宜,株行距为2×4厘米,每亩栽植84株;株行距为2×3厘米,每亩栽植110株。根据根系大小挖出稍大的坑,用化肥、土杂肥、腐土混合掺匀,填在坑内30厘米以下,上边再填土栽植。根据天气情况及地质情况,一般浇水2次即可。6月中、下旬各追肥一次,每株施肥一遍再浇水。

5、栽后追肥:成活后,每年春、夏各追肥一次,追施复合肥、美国二铵等,追施深度以低于地面20厘米以下为宜。

6、采果后的管理:采果后的石榴园,每隔10至15天,叶面喷洒0.5%的尿素,配以0.2%至0.4%的磷酸二氢钾。2至3年生的石榴树施肥2.5公斤或2至3公斤果树专用肥及大量土杂肥。果实采摘后,全园要及时喷洒800倍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消灭园内干腐病、烂果病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