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农药未来似锦

更新时间:2024-03-29 06:07:57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农药生产大国。目前我国有农药生产企业约2000家,农药原药生产能力约45万吨/年(折百),生产农药原药约250种,其中年产量超过5000吨的品种有14个;生产农药制剂800多种,年产制剂量达100万吨。

目前,我国农药制剂的产量和消费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就品种而言,国外有的品种我国基本都能生产,某些品种的生产规模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10多年来随着我国病、虫、草害发生和危害的加剧,农药产量和消费量快速增长。我国农药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农业的丰产、丰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带来了系列问题,如病虫害的抗药性、环境污染增加、人畜中毒激增和农产品品质下降等。

一、发展状况

我国生物农药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有30多家研究机构,研发人员500多人,约200家生物农药生产企业,50多个登记品种。

1、Bt杀虫剂

我国于1959年引进Bt杀虫剂,1965年在武汉建成国内第1家Bt杀虫剂生产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Bt杀虫剂已成为我国工业化和生产水平最高的生物农药之一。迄今为止,我国已发现41个血清型50多个亚种。其中,玉米螟亚种、云南亚种、山东亚种和武汉亚种等12个亚种为我国首先发现。特别是继日本之后,我国河北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也筛选出了对目前世界上很难防治的地下害虫金龟子幼虫具有高毒杀力的Bt新菌株HBF-1。经过多年对菌株活性测定、发酵工艺技术及安全性的系统研究,Bt杀虫剂质量与产量都有了很大提高。我国颁布的Bt杀虫剂质检标准重要技术指标均为国际水准。近年来高含量的Bt杀虫剂粉剂已出口到泰国、新加坡、美国和我国台湾省等国家和地区。我国目前已登记的Bt杀虫剂粉剂有16种,液剂12种,生产企业50多家,年产量约2万吨。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Bt基因改良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已克隆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几十个,有两个基因工程产品已进入中试阶段。

2、农用抗生素

我国农用抗生素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是随医用抗生素之后发展起来的,一些品种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开发的井冈霉素,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重要品种。多年来开发的主要杀菌剂有灭瘟素、多抗霉素和农抗120等品种。开发的中生菌素、武夷菌素和宁南霉素等一些新的杀菌抗生素得到广泛应用。开发的杀虫抗生素有浏阳霉素、华光霉素和阿维菌素,特别是阿维菌素的消费量快速增长,开创了杀虫抗生素的新时代,年产制剂量约8000吨,并大量出口。到1999年底,我国已注册登记并生产的农用抗生素品种达17个,生产企业达130多家,年制剂产量达8万多吨,其中正式登记的杀菌剂品种有井冈霉素、农抗120和多抗霉素等8种,临时登记的杀菌剂品种有中生菌素、宁南霉素等4种。临时登记的杀虫、杀螨剂品种有双丙氨磷,畜用抗生素品种有盐霉素、莫能霉素和安普霉素等多种。生产井冈霉素的企业最多,达38个,其次是阿维菌素企业34个,农抗120企业7个。

目前,我国农用抗生素研究开发的重点:①筛选新的农用抗生素;②提高生产菌株的发酵水平,降低生产成本;③通过研制新剂型或复配等方法进行完善或创新,以降低应用成本和稳定药效。

3、植物源农药

我国是研究和应用杀虫植物最早的国家。多年来,我国研究人员对烟草、鱼藤、厚果鸡、血藤、巴豆、川楝、苦楝和苦皮藤等10多种杀虫植物的活性成分进行了研究并开发出若干种植物源农药。目前,我国已有皂素烟碱可溶性乳剂、鱼藤酮乳油、双素碱水剂、茴香素水剂、硫酸烟碱、楝素杀虫乳油及“8811”植物农药等正式注册登记或临时登记进行批量生产的品种。

4、转基因植物

我国植物转基因工程的研究在“863”计划的支持下,经1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已培育光、温敏不育系和广亲和系40多个品种,选育出30多个两系法杂交新组合品种,并在湖南、湖北、安徽和广东省大面积试种示范,比同熟期的三系杂交水稻增产量大。转基因抗虫棉研究也取得重大突破,研制成功对鳞翅目害虫抗性高达80%以上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其核心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从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第2个拥有该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现有6个品种通过省级和国家审定,分别在安徽、山西和山东省推广。

我国在抗病小麦生物技术育种创新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果,开发了一批具有高抗黄萎病、抗白粉病和抗赤霉病及高产、稳产的系列新品种。马铃薯转抗菌肽基因的抗青枯病研究取得成功,其抗青枯病性能大大提高,该研究成果获农业部1996年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些研究成果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如两系法杂交水稻累计推广面积超过66.7万hm2,创造产值10亿元。到2000年底,国产抗虫棉的试种示范面积已达36.7万hm2。

虽然我国转基因技术研究和产业化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除以上转基因产品外,我国还有许多转基因农作物产品已进入大田试验阶段,如抗玉米螟转基因玉米、抗白叶枯病转基因水稻、抗花叶病毒病的转基因番茄和辣椒等,预计在今后5年内进入商品化生产阶段。

5、病毒类农药

我国病毒资源丰富,有关人员先后研究出了十几株具有较好开发应用前景的病毒株,其中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已登记注册,已有100吨/年制剂的生产线,今年又注册登记了斜纹夜蛾多角体病毒和粘病毒等9种,每年使用面积达到6.6万hm2以上。

6、真菌类农药

我国开展真菌制剂的研究开发已有30多年的历史,其中主要以研究白僵菌制剂为主。目前虽然还未开发成功白僵菌制剂产品,但每年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和玉米螟等的面积达70万hm2以上。木霉菌已开发成功,取得农药登记注册,用于防治蔬菜灰霉病具有较理想的效果和应用前景。目前处于小试和中试阶段的真菌制剂还有绿僵菌、淡紫拟青霉、虫霉和蜡蚧轮枝菌等。

7、植物生长调节剂

我国开展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较早,不但开发的品种较多,而且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赤霉素在促进双季杂交稻的分蘖、齐穗和早熟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需求量急增,生产企业已达到40多个,成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当家品种。目前开发成功的由微生物产生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品种还有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等。

二、市场前景好

我国加入WTO后,在国际农产品和食品贸易中,将面对苛刻的农药残留标准,同时也为生物农药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1、发展有潜力

当前,国际上生物农药(未包括农用抗生素类)占全国农药的市场份额仅2.5%左右。我国Bt杀虫剂只占市场份额的2%,棉铃虫病毒杀虫剂占0.2%,农用抗生素占9%,植物源农药占0.5%。据有关专家预测,今后10年内,生物农药将取代20%以上的化学农药。因此,未来生物农药发展潜力巨大。

2、未来市场大

我国生物农药市场需求量很大。我国小麦、水稻、玉米和棉花的种植面积约9333万hm2,蔬菜、烟叶种植面积约330万hm2。每年棉铃虫、小菜蛾和甜菜夜蛾等害虫危害面积约2000万hm2,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小麦白粉病、锈病、赤霉病、植物线虫病和病毒病等危害面积约2700万hm2,因此,农药的需求量很大。预计2005年,我国各类生物农药的总需求量可望达到14.5万吨,总销售量额将达8亿—10亿元。2005年我国各类生物农药需求量预测见表。

2005年我国各类生物农药需求量预测 万吨

品 种 需求量

农用抗生素类 10.0

Bt杀虫剂类 3.0

植物源农药 1.0

病毒杀虫剂 0.5

上一篇: 我国的七大雪山 下一篇: 碳酸饮料小常识